安妮·弗蘭克

安妮·法蘭克生於德國美因河畔法兰克福,其一生中大部分時光都生活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或附近地區,當纳粹主义控制德國時,年僅四歲半的她隨家人一起搬到那裡。原為德國國民的她於1941年失去其公民身份,因而無國籍;1940年5月,安妮·法蘭克一家由於德國佔領荷蘭的關係而被困於阿姆斯特丹。1942年7月,隨著受迫害的犹太人口增加,全家躲藏於安妮的父親奧托·法蘭克工作的大樓書櫃後方的一些隱蔽的房間之中;從那時起,安妮以作為她13歲生日禮物的日記本作記事並定期記事在其中。1944年8月,藏身處被盖世太保給查獲,眾人在被捕後送往納粹集中營;1944年10月/11月,安妮和她的姐姐瑪戈·法蘭克從奥斯威辛集中营轉移到贝尔根-贝尔森集中营,她們倆在幾個月後在那裡因病過世(可能是因斑疹傷寒過世)。最初由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估計安妮·法蘭克姊妹於1945年3月過世,而荷蘭當局把她們的正式過世日期定為當年的3月31日,然而安妮·弗兰克之家於2015年的研究表明,她們更有可能在2月過世。
全家的唯一倖存者—奧托·法蘭克於戰爭結束後返回阿姆斯特丹,發現他女兒的日記被秘書梅普·吉斯保存下來,他努力讓它得以在1947年出版。它從原始的荷蘭語版本翻譯而成為英語版本的《安妮日記》,於1952年首次出版,此後該日記已被翻譯成60多種語言於多國推出,成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圖書之一,亦成為不少戲劇與電影的基礎。
1999年,《時代雜誌》把她列入「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人」;一颗編號為5535的小行星也以她的名字命名為「5535 Annefrank」;2004年她在《最伟大的荷兰人》的票選當中排名第八位,次於排名第七的偉大荷蘭民族英雄兼海軍名將—米希尔·德·鲁伊特。 维基百科提供
1